《這是一本告白》- 溫柔的長情進行式
拜讀完卓嘉琳,也就是琳妹(顯示為中二生模式:全世界只有我可以叫她琳妹!)的大作《這是一本告白》之後,我知道為何小玉社長不找我寫序了!
因為我從沒跟人告白過!沒經驗的人不能寫序!
這書從裡到外都在告白,翻開斐頁,這句:
「獻給 我最愛的黑嘉麗軟糖女孩」
真是軟QQ又甜滋滋的告白一口。
琳妹好幾本作品都採用第二人稱敘事觀點,以「第一人稱」的我,與書中的「妳」互動,這種書寫方式非常能發揮琳妹的筆力,她的個性都融入到文字裡了。
是琳妹特有的、溫吞的長情。
所以讀者可以只是單純的閱讀著故事,也可以將自己化身成書中的「我」或「妳」來感受且共鳴。
「我怨恨那個人為什麼不是我,我什麼都願意給妳,可是妳要的不是我。
妳病入膏肓奄奄一息,我卻不是能醫治妳心病的藥,
即使此身溶化了,餵進妳嘴裡也無用。」
這段癡情之至,人人皆甘願對號入座呀!
一直覺得這是琳妹的書寫最棒之處,無論懷抱任何想像閱讀本書的讀者,都會被書中的文句給觸動。
「輸贏不必多,一分足夠。從妳文字裡散發的雀躍,我知道妳會接受她的告白。」
例如這句,就很狠戳了我一下,身為書寫者,我完全能體會有高文字敏感度的人,在遭受文字的打擊之際,那絕對不亞於語言攻擊的傷害力道。
告白,總被視為穿過情感大門的最後一推,可在這本書裡我們看到,所謂的告白,可能只不過是渡過了護城河,才能走到大門前。這會引動我們去思考,告白到底是絕對還是相對?
但倘若只將本書當成「告白」小說,那就太糟蹋了。這是一道綿長持續的情感小溪,清澈通透到能看見作者的本心,或許有那麼一絲絲過份溫柔,但人在愛裡往往就這般委屈低迴,是無言的守候、沈靜的等待。
又,還看到了琳妹小小的淘氣,在異國求學時代,遇到的「大象」,是呼應哼著爵士樂的老鼠的對照存在,是琳妹在與城市風的文字玩耍。